鲁申之战裁判争议持续发酵!主裁判离奇消失,VAR裁判遭降级中乙引质疑

米乐中文
栏目分类
你的位置:米乐中文 > 新闻动态 > 鲁申之战裁判争议持续发酵!主裁判离奇消失,VAR裁判遭降级中乙引质疑
鲁申之战裁判争议持续发酵!主裁判离奇消失,VAR裁判遭降级中乙引质疑
发布日期:2025-10-11 23:13    点击次数:187

买买提江在第64分钟拒绝观看VAR回放时,他或许没想到这场3-3的进球大战,最终会演变成中国足球的又一场信任危机。

中超第25轮上海申花与山东泰山的对决已经过去数日,但裁判争议的余波仍在持续扩散。更令人玩味的是,最新公布的中超第26轮裁判名单中,当值主裁判买买提江的名字神秘消失,而VAR裁判顾春含则被“降级”到中乙联赛执法。这一人事变动让本已平息的争议再起波澜。

这场比赛的两个关键判罚成为争议焦点。第18分钟,申花球员汪海健的进球源自队友李可对泰山门将王大雷的明显推搡,构成了队守门员的干扰,但主裁判买买提江认定进球有效。

更引发争议的是第64分钟,刘洋的传中球击中申花后卫马纳法张开的手臂,这是一个明显的点球犯规,但买买提江在VAR提醒后,仍拒绝观看回放。

山东泰山俱乐部赛后立即提出申诉,但足协很快予以驳回。评议报告中的解释令人啼笑皆非:将李可的推搡定义为“自我保护”,对马纳法的手球则称“需咨询国际足联专家”。

展开剩余49%

这些说法遭到球迷和媒体的一致嘲讽,特别是当转播画面清晰显示VAR确实介入过手球判罚,与足协的“未介入”说法完全矛盾。

裁判名单的调整暴露出足协的矛盾心态。一方面公开支持当值裁判组的判罚,另一方面又通过内部处理来平息争议。这种“明撑暗罚”的做法,不仅无法挽回公信力,反而让外界对足协的透明度产生更多质疑。特别是VAR裁判顾春含的“降级”,更被解读为对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者的惩罚。

中国足球的裁判问题由来已久。从2002年的龚建平案到2010年的陆俊等“金哨”落马,裁判公信力早已千疮百孔。此次选择曾多次执法泰山队比赛并引发争议的买买提江来吹罚这场焦点战,本身就值得商榷。而放弃使用外籍裁判的决定,更让“保送说”等猜测甚嚣尘上。

足协的“暗箱操作”式处理,反映出管理者更在乎维护表面和谐而非追求实质公正。这种回避问题的方式,让每次错判都可能引发新一轮的信任危机。当裁判的权威不是建立在公正执法的基础上,而是依靠行政手段来维护时,中国足球的职业化进程注定步履维艰。

发布于:北京市

上一篇:红薯和此物一起煮,常食大肚子平了,失眠好了,还能护肤抗衰老!_食材_组合_矿物质
下一篇:没有了

Powered by 米乐中文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